“联盟成立十年来,我们见证了我国中药材及饮片抽查合格率从十年前的64%提高到了如今的98.4%,说明我们中药材的质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4月27日,第十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理事长张伯礼在开幕式后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时表示。
十年,中药材发展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
今年大会以“十年耕耘、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药材新版GAP、“三无一全”品牌建设、中药材质量保障、乡村振兴、饮片发展趋势、饮片加工、质量追溯等中药材行业热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开幕式上,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名誉主席王国强指出,要以过去10年发展的成果为契机,大力推动中药材种业质量提升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实施,着力提升中药材品质和安全性。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名誉主席王国强。
张伯礼院士组织专家编纂的《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十年纪实》在大会上发布。张伯礼介绍,10年来联盟搭建了行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建立了优质药材品牌的无硫加工、无黄曲霉素污染、无公害、全过程可追溯的“三无一全”标准;集聚了行业优秀资源;形成了产业示范效应;推进了药材规范化生产进程;同时聚焦中药材标准化及质量评估工作。这些工作既促进了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在实践中发现了行业存在的难点痛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理事长张伯礼
“经过10年,我们中药材的抽检合格率逐年提升,从64%提升到98.4%,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也再次证明高质量的发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的中药。”张伯礼说。
未来,打造全产业链的中药材“航母舰群”
中药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2023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促进中药质量提升。
张伯礼在致辞中讲到,三年前的4月26日,“武汉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体医疗队员和国务院指挥部从武汉撤离。如今再来武汉,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三年抗疫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
“在总结三年多抗疫经验的时候,我们特别要看到中医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当疫情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海啸般发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品种的产能可以保证药物的供应,而中药的可及性和优势反而得到了充分彰显。我多次讲,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的可及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价值。可以说,我们疫情转段后主要是靠中药走过了这波疫情。”张伯礼说。
张伯礼表示,未来,要持续推进联盟实体化,围绕中药材全产业链,以提高中药材质量为核心,以中药材标准化为抓手,形成聚集“良种繁育”“规范化种(养)植”“农机研制”“专业咨询”“线上交易”“质量评估”等为实体的中药材“航母舰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周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周杰认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三个关键:一是要保障中药资源,提升中药质量;二是要把握政策机遇,优化产业布局;三是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化机理阐释。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
“中医药博大精深,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等待我们去创新,作为中医药人,我们任重而道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说。
大会还发布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全面梳理了中药材产业过往现状、发展瓶颈、政策支持、市场行情、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问题,清晰展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也对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