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数据的积累以及多样化先进技术的发展,正推动中医诊疗方式、文献管理等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迈进,为中医药的传承与革新创造了巨大空间。7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数据应用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第四届第4次会员大会”举行,来自全球的行业专家、研究机构、中医药产业企业等2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借助国际化的视野、专家观点、行业报告共同探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渗透进了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医也不例外,数字化技术为中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驱动力。”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在国际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智慧城市与中医人工智能的相融之道—智慧决策和智慧医疗视角》的主题报告。目前,在中医药应用领域上,中医诊疗和中药制备流通两个重点方面数字化创新正赋能各个环节。
据贾杨介绍,以目前正在完善中的“中医文献智慧平台”为例,让文献的收集不再局限空间,“馆藏实地场地不大,但通过云端,可以装进无数的文献。在中药材种植上,数字化管理正更为规范,我们希望未来三年达到150种中药品种种植的可查可追溯。”
随后,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天培在国际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医药标准制订中的数据应用》的主题报告;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总监杨静博士作题为《赛方数据库在中医药开发中的应用》主题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