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青藤一斤
青藤
【拼音名】Qīnɡ Ténɡ
【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Wels[Menispermum acu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6-7月割取藤茎,除去细茎枝和叶,晒干,或用水润透,切段,晒干。
【原形态】1.青藤 木质大藤本,长可达20m多。茎灰褐色,有不规则裂纹;小枝圆柱状,有直线纹,被柔毛或近无毛。叶纸质至革质,心状圆形或卵圆形,长7-15cm,宽5-10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或3-7角状浅裂,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嫩叶被绒毛,老叶无毛或仅下面被柔毛,掌状脉通常5条;叶柄长5-15cm。圆锥花序腋生,大型,有毛;花小,淡黄绿色,单性异株;萼片6,2轮,背面被柔毛;花瓣6,长0.7-1mm;雄花雄蕊9-12;雌花的不育雄蕊丝状,心皮3。核果扁球形,稍歪斜,直径5-8mm,红色至晴红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毛青藤 本变种与正种青藤形态极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毛青藤的叶表面被短绒毛,下表面灰白色,绒毛更密;花序及幼茎也具短绒毛。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林缘、沟边或灌丛中,攀援于树上或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南至广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稍弯曲,细茎弯绕成束,直径0.5-2cm,表面绿棕色至灰棕色,具纵皱纹、细横裂纹和皮孔,节处稍膨大,有突起的分枝痕或叶痕。细茎质脆稍硬,较易折断,断面木部灰棕色,呈裂片状;粗茎质硬,断面棕色,木部具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并可见多数小孔,中心有髓细小,黄白色,气微,味微苦。以条均匀者为佳。
1.黑老虎根165克
2.川芎2克
3.当归藤165克
4.肉桂叶300克(桂叶玉桂)
5.土茯苓30克
6.红药100克(雷电藤)
7.土生地10克(大肥牛,白子菜,散血姜)
8.三抓龙60克(狗脚迹,母猪草)
9.白芷5克
10.老鸭嘴13克
11.千斤拔20克
12.砂仁5克
13.黄精5克
14.牛大力80克
15.高山龙375克(白花龙胆,麻龙胆)
16.过岗龙100克(过江龙,)
17.红杜仲53克
18.狮子尾30克(狮子尾草,麒麟叶,)
19.大芦45克
20.土甘草69克(百解)
21.青藤45克(土木通,排风藤)
22.首乌藤150克
23.四方藤45克(宽筋藤,春根藤)
24.温姜75克
25.九牛力30克
26.五爪龙60克
27.万筋藤10克
28.玉朗伞10
以上药材都有,需要随时电话联系
中药材青藤一斤